TOP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基层动态

向云端·特写丨折多山下新“康定情歌”

时间:2024-09-05 浏览:323次 来源:

川观新闻记者 王眉灵 文露敏

“现场都看完了!”走出折多山隧道出口,毛磊向不远处的简易办公室走去,正好遇到来工地送资料的爱人陈玉萍,他一下就笑了起来,亲昵地打着招呼。

陈玉萍也笑了。对这句没头没脑的话,她瞬间就理解到了丈夫的言下之意:今天建设顺利,没有出现大变形等意外。

折多山隧道对于他俩来说有着特殊意义:同甘共苦。“甘”是甜蜜的岁月,俩人在建设隧道的日子里结婚、生子,如今孩子已经5个多月了;“苦”是并肩挑战事业的难。

折多山隧道是在建康新高速一大“难”。作为蜀道集团四川路桥川交公司康新高速总承包指挥部工程部长,毛磊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所辖2个标段的技术、质量和科研创新,折多山隧道只是其中的一个工点,却耗费了毛磊绝大部分精力。

折多山隧道。 黄潇 摄

位于康定城以西的折多山,垭口海拔近4300米,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,将西面的青藏高原隆起地带和东面的高山峡谷地带分隔了开来,有着“康巴第一关”之称。目前,通行折多山需从山脚爬上垭口,30多公里路海拔高差超过了1700米。康新高速折多山隧道建成后,仅需几分钟就能穿越!

为实现这一构想,2022年5月,毛磊和同事们顶着雪花,来到折多山下,从东、西两侧相向对打。高原条件艰苦,昼夜温差极大,但毛磊一直坚守一线。在公司领导的关心下,2023年初,同在蜀道集团四川路桥川交公司工作的陈玉萍被调来康新项目,夫妻双双奋战折多山隧道建设。

要成功穿山,并不容易。受构造断裂带影响,折多山隧道不良地质极其发育,瓦斯、大变形、涌水突泥等接踵而至。从2022年进场建设至今,隧道仅掘进1000米,平均每天只有1.5米,而一般地质条件下,隧道每天至少能掘进5米。

最让人头疼的是大变形。“岩体不是完整的,好像被刀切过,而且是多个方向切割;岩层也软,基本上是千枚岩、碳质板岩,轻轻一捏就碎;地下水也发育,进一步软化了围岩。”毛磊说,隧道掘进时会受到高地应力的作用,如果岩体强度低、自稳能力差,初期支护结构不足以对抗这种挤压力,就容易导致隧洞初支变形。

今年5月,隧道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大变形,收敛和沉降值达到90厘米,是设计允许值的6倍,已开挖的隧洞被挤压变形,初支的钢架成了“麻花”。设计、业主、监理、施工单位和协作队伍天天碰头,定处置方案、看处置效果,管理人员轮班24小时守着洞口。足足半个多月,终于成功处置。

那段时间,毛磊忙得脚不沾地,一天恨不得有25个小时,也没有时间和休产假的爱人视频,远在资阳老家的陈玉萍只能干着急。产假一结束,她就把孩子托付给父母,回到折多山下,和爱人并肩作战。2024年8月,四川日报全媒体“向云端——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”采访组来到康新项目时,两口子才重逢不到半个月。

毛磊和陈玉萍。 华小峰 摄

虽然建设难度大,气候环境又艰苦,但毛磊没有打过“退堂鼓”。“我们是交通人嘛!再难的项目,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攻克。”这位年仅30岁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言辞坚定。

他历数项目建设所用的科技化手段:采用综合性的超前地质预报,探明前方地质条件;采用全机械化作业,降低施工人员安全风险,提高作业效率……毛磊侃侃而谈时,陈玉萍坐在一旁,满眼信任和憧憬。

折多山隧道出口处不远,有一条高原河流,河水清澈风景如画。但来到项目一年多来,因工作忙碌和分离,两口子从没去逛过。采访组来的这天,项目建设顺利,毛磊难得地准时下班,和妻子去河边溜达了一圈。

蓝天、白云、绿草地,两个身着橘色工作服的身影点缀其间,构成美丽画卷。在《康定情歌》的诞生地康定,小两口同心奋战折多山隧道建设的新“康定情歌”正在唱响。

来源:川观新闻

雅康(泸石)公司组织召开泸石高速、康定过境段项目质量安全工作推进会